近年来,笃信“过午不食”的人不少,主要是因为一直以来流传着“过午不食有益健康”的说法。那么,“过午不食”真的是可行的健康饮食方式吗?
据考证,医家最早谈论“过午不食”的是清初三大名医之一的喻昌,他在其医案专著《寓意草》中,介绍一例“血证兼痰证治法”时提到饮食调养的重要性,提到饮食时间与痰浊化生相关,从人体阳气变化规律看,中午之前阳气渐旺,可助脾运化,不易生痰;午后阳气渐衰,此时再进食,则饮食难化而变生为痰。
用现代营养学观点看,喻氏此说有一误区,人体是恒温动物,其消化吸收能力变化与整体健康状态、活动方式和进食品种、数量相关,和自然界的晨昏昼夜变化并不一致。
喻氏之所以援引佛教“过午戒食”谈病后调护,与他由儒入禅、由禅入医的阅历有关。除喻氏外,其他医家异口同声直指此说出自佛教而非医学。如“释教过午不食”“释氏有过午不食之戒”“释氏有过午不食之说”等。
僧人之所以“过午不食”,原因有二:一是僧人的饭食是由居士供养,每天只托一次钵,日中时吃一顿,可以减少居士的负担;二是过午不食,有助于修定。
虽说过午不食,但僧人为了诵经会喝茶提神。古人饮的茶并非清茶一杯,而是茶羹一盏。茶里要放葱、姜、枣、橘皮、(食)茱萸和薄荷等物。
除了茶羹,还有“代茶饮”给僧人吃,做法是将黄芪、茯苓、葛根、薏苡仁等原料捣碎,在炭火上烤出香味,臼中捣成细末。吃之前加上少许盐、橘皮、荜茇等煮熟,“煎以代茶”。
我国汉族禅宗僧人自古有自己耕种的习惯,由于劳动的缘故,晚上非吃东西不行。所以在多数寺庙中开了过午不食的戒,但是被视为“药食”。可见,佛教的“过午不食”也有灵活变通之处。
多位医家认为,“过午不食”并非过午禁食,而是少食,“早饭可饱,午后即宜少食,至晚更必空虚”。医家们反对的是吃夜宵,“至于夜食尤当屏绝”。早在唐代,医家王焘就反对夜食,“人至酉戌时后,不要吃饭。若冬月夜长,性热者须少食”。酉、戌时相当于现代17—21点,也就是晚上9点之后不再进食,即使吃也要少吃。
农耕社会民众的作息习惯是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”,最后一餐和入睡挨得太近可致食积不化。
古人养生强调:“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,故能形与神俱,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。”其中的“食饮有节”就包括进餐定时、定量和五味调和等。过午不食行不行?不行。“谷不入,半日则气衰,一日则气少矣”。
传统中医在餐制和食量上与现代营养学不谋而合,都强调少吃多餐,“食欲数而少,不欲顿而多”;“饮食自倍,肠胃乃伤”,食物总量要控制;正确的做法是定时进餐,每餐少食,“常如饱中饥,饥中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