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有媒体报道,广东一14岁男孩因身体出现握指疼痛等明显不适症状被父母带去就医,经检查,被确诊为痛风急性发作,需入院进行治疗。
痛风,很长时间以来都是中老年人的“专属”疾病,如今年仅14岁的少年却患上此病,为何?主治医生表示,该男孩平日里酷爱喝各种高含糖量饮料,而这很大几率上是导致其患上痛风的罪魁祸首。
含糖饮料的“罪状”上,又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甜到忧伤:含糖饮料缘何成“甜蜜陷阱”?
那么含糖饮料中的含糖量究竟有多高呢?看看下面这组数据就一目了然。
备注:以上数据来源于网络评测机构。“相当于方糖”换算自饮料的含糖量,一块方糖为5g。
说实话,虽然一直知道大多饮料中的含糖量都不低,但是乍一看这组数据,笔者还是觉得有些震惊:这哪是在喝饮料啊,分明是在吃糖嘛!那么问题来了:糖是不要钱的吗?不然饮料生产商为什么要这样毫无节制的添加?
首先我们需要弄明白一件事情:饮料中添加的糖究竟是什么糖?很多人会误以为就是我们平常食用的白砂糖,其实不然,随便观察几种饮料的配料表,就会发现,水之外,用量最高的,多是果葡糖浆,白砂糖用量要远低于果葡糖浆,甚至有的饮料中压根就不含白砂糖。这样的用量配比自有其道理:跟白砂糖相比,果葡糖浆具有不小的价格优势,非常有利于厂家控制成本。
但是就算果葡糖浆便宜,厂家也没必要加入这么多吧?殊不知,这当中可是大有学问!笔者查阅资料了解到,果葡糖浆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果糖,一方面,随着果糖含量的增加,饮料会更加的清甜爽口,让消费者获得更好口感;再者,果糖的代谢有其特殊性,它不会使人产生饱腹感,因此消费者喝饮料时很容易无节制;此外,很多消费者都曾有这种感觉:口渴的时候喝含糖饮料,结果越喝越渴——很明显这并不是错觉——高糖饮料会造成人体渗透压改变,产生利尿效果,导致人体失水加重口渴,从而摄入更多饮料。
也就是说,出于提升口感以及拉动销量两方面的考虑,超市货架上花花绿绿名目繁多的饮料,就成为了商家设下的“甜蜜陷阱”。
他山之玉:针对“甜蜜杀手”的国际围攻战
刚过去不久的5月,我国首部《中国儿童含糖饮料消费报告》发布。据该报告披露,2008年我国城市儿童的饮料人均日饮用量就已经达到715ml,近些年更是呈持续走高之势。与之相伴的,则是儿童肥胖、龋齿、糖尿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,包括前文提到的痛风病,也是过度摄入含糖饮料的后遗症之一—曾经是孩子们幸福感重要来源之一的含糖饮料,如今已经成为了“最甜蜜的负担”。
都说“少年强则国强”,如今孩子们的健康却遭到含糖饮料这一“甜蜜杀手”的荼毒,着实让人痛心。所以,“降糖”迫在眉睫,是时候向含糖饮料说“不”了。说到这一点,国外的一些“降糖”经验对我们来说倒是非常有借鉴意义。
众所周知,不独中国,因为摄糖量超标导致的肥胖等健康隐患,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的难题,而含糖饮料,正是糖摄入量超标的罪魁祸首。以糖分摄入量高居全球首位的英国为例,据研究报告测算,若保持当下的增长趋势,到2035年左右,英国将会有约3/4的成年人口出现肥胖、超重等问题。这一趋势让政府很是头疼,在通过各种方式呼吁民众远离含糖饮料无果后,为了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,“拯救下一代”,英国政府在2016年使出“杀手锏”,宣布将对生产含糖饮料的企业征收“糖税”,并于今年4月份开始正式实施。按照规定,如果每100毫升饮料中含有5克以上糖分,需缴税每升18便士(约合1.60元人民币);每100毫升含有8克以上糖分,则需缴税每升24便士(约合2.13元人民币)。
对含糖饮料征收“糖税”,英国不是孤例。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目前,宣布对含糖饮料征收“糖税”的国家已经多达28个。新政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:可口可乐这一含糖饮料界的主力军迫于政策压力,已经针对现有产品推出了低糖、无糖版本,并释放出“不想只做肥宅快乐水,业务重心将逐渐转向健康饮品”的信号。可口可乐之外,其他很多含糖饮料生产商也加快了产品降糖进程。
除了征收糖税,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也积极推进在含糖饮料上贴警示标签的举措,期待能通过警示标签,让消费者对含糖饮料望而却步——在美国某州进行的研究显示,通过张贴高糖警示标签,该州含糖饮料的销量下降了15%。
吸收国外经验,目前,我国不少机构、学者都在积极呼吁通过制定政策、推动立法、加强警示等方式来倒逼饮料生产商降低含糖量,以减少其对儿童健康的腐蚀。
当然,必须意识到,减少儿童对含糖饮料的消费,仅从政策层面推动是远不够的。面对因为追求感官体验而对含糖饮料缺乏抵制力的孩子,家长的正确引导同样重要。家长通过硬性管控、良性引导等手段,逐步培养孩子的健康饮食观,让孩子意识到含糖饮料甜蜜表象下的真实面目,从而自觉对含糖饮料敬而远之,才能从根源上避免孩子陷入“甜蜜陷阱”。